奋进·英德榜样 | 39部专著!林超富:半生守护英德记忆 让乡愁"活"在当下
开栏语
在英德这片热土上,有这样一群人:他们以平凡之躯书写不凡篇章,用坚守与担当诠释时代精神。英德市融媒体中心开设【奋进•英德榜样】栏目,聚焦先进人物事迹,看他们破局“百千万工程”、深耕基层、坚守岗位;听他们以初心破困境、以创新活传统、以奉献暖人心。他们的故事,点燃干事创业热忱,激扬“敢为善为”魄力,让榜样之力汇聚成推动城市向上的磅礴能量!今天(8月12日),让我们一起走进林超富的文化守望之旅,聆听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坚守与创新。
《英德新闻》
在英德,有一位“文化行者”,他扎根乡土四十载,从三尺讲台到田野调查,从政协文史委到电台直播间,用39部专著、300多期方言节目、个人公众号发布290多篇《诗话禅意》文章,为英德乃至岭南文化留下鲜活的地方志。他就是英德市政协原副主席、民间文艺家林超富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化守望之旅,聆听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坚守与创新。
每周,英德电台《英德故事》之“富哥话英德”栏目总会在收音机中准时响起,这档由林超富主讲的方言文化节目,11年来如同一位老友般风雨无阻地陪伴着当地听众。“从2014年8月6号开讲第一讲,我和主持人小全两个人对话,主要目的就是将枯燥无味的文史,把它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。就是让老百姓喜欢听,让老百姓们听得懂。”林超富向记者介绍说。节目中时而粤语、时而客家话、时而夹杂着当地方言的生动讲述,将文史知识化作一了道道诱人的“文化美食”,从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到古村落的百年传说,从“九龙豆腐”到“英德红茶”,300多期节目构筑起一部鲜活的“声音地方志”。
笔耕不辍,著作等身。林超富的文化守护之路远不止于电波中的声音传播。多年来,他带领团队深耕地方文化沃土,组织编著的39部文史专著犹如一座座文字丰碑,矗立在英德文化传承的道路上。其中,《北江女神曹主娘娘》被收入岭南文化知识书系,成为研究岭南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;《英德非物质文化遗产》荣获“省政协文史优秀图书”一等奖;《英德故事》则将电台节目中那些深受喜爱的民间传说转化为文字,让文化传承突破时空界限。
如今,退休后的林超富开启了“文化传播2.0”时代。他坚持每日更新个人公众号《诗话禅意》,用短视频演绎古诗词里的英德风物。
“年轻人,各有各的爱好,各有各的想法,各有各的追求。假如你是本土人,除了现在外面那些高大尚之外,还是要踏实了解一点本土文化,这对你有用,一辈子都有用。当你都拥有一定的知识度,可能对你工作今后发展有作用 。”从三尺讲台到网络云端,从讲台到话筒,林超富的“文化长征”未有穷期。
从执鞭授课的中学语文教师,到守护乡愁的传统文化传承人,这位63岁的文化守望者始终在创新传承方式,他累计发表论文56篇,举办讲座90多场,参加学术研讨30余次。荣获“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”,“优秀政协文史委员”和“清远市优秀社科工作者”等多项荣誉。
他们问我,这个文史那么枯燥无味,你都安得心来,我说没什么,人家炒股,我考古。人家跳舞,我听古。只要你有这种心、有这个意,当你确定了你的追求目标,你就是会成功,会得到人家认可。
英德市融媒体中心
来源:李子麟、田佳蓉
编辑:杨楚娴
编审:万山河、罗家裕